第九十九章 刘长青的尴尬(2 / 3)

响力是巨大的。

如今只要是购买了大白的家庭,就没有一个不是科技结晶公司的忠实用户。

如果在购买前,他们是带着炫耀和好奇的心态,那么购买后,他们的心态就完全转变成了上头所述的那样。

科技,不仅仅是改变人类的生活,同时也会令人着迷和崇拜。

同样的,程远透露出去的石墨烯技术,此时已经成了中科院的一群老学究们重点攻克的项目。

虽然从杨桥元那里拿到了程远的实验数据和录像,可是仅仅靠着一份看了后能让人气吐血的实验数据以及录像,对于他们的实验进展完全没有帮助。

同样是海底火山碎屑,同样的实验设备,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们就是做不出录像中,程远实验时展现的效果。

将一块石墨抓变成如同透明水晶一样的颜色。

这两天,刘长青和一群材料学老专家们可算是快把自己的胡子都愁光了。虽然他并不是专攻材料学的,但是在实验方面,有些地方还是想通的,特别是这次的实验还有数据和录像参考,这样照猫画虎去做,他们竟然花了两天还没有解决。

这让当初他拍着胸脯跟杨桥元保证自己中科院很快就能复制出来的大话,完全相反!

两天了,他们还没有弄懂这个培养槽内的反应到底是什么样的。

看着程远那份简陋的实验数据,刘长青感觉一阵肝疼。“这个臭小子,难道就不知道把记录再写详细些吗?”

这份简陋的不能再简陋的实验数据,上面没有给出温度与压强的上下限,虽然记录上那一笔笔看起来颇有些规律的数值能让他们研究出一些东西,但是按照这份简陋的数据,其中的温度压强组合仔细推敲下来起码有数万种。

这一种种的实验下去,没有个十天半月根本就不可能得出结果。而且这还需要考虑原材料海底火山碎屑自身的情况,已经知道了这是一份微生物剥离技术的他们,知道程远所用的方法就是利用包含在火山碎屑内部的某种细菌。

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种细菌的存活环境啊!

要是一个不慎,里面所需的细菌统统死光了,那他们这一套实验就算做上十年,八成连根毛都不会有!

这让刘长青恨得牙痒痒的同时,看着手中的实验数据欲哭无泪。

这到底是哪个人交给程远这样的实验记录方式?没有记录原材料具体情况,没有时间分段,没有详细的实验变化,这份实验数据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这个字还是网络上流行的字‘坑’!

就在刘长青看着手中的实验数据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名年轻的研究员匆匆跑来,附耳说道:“院长,上次那位杨上校来了,他要见你,说有事情跟您说。”

“杨桥元?”刘长青脸色一僵。

“恩,就是他。”年轻研究员飞快地点点头,看着脸色略显不自然的院长,神色疑惑。

“呃。”看到对方的眼神,刘长青连忙摆正脸色,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对这名研究员吩咐道:“让他去我办公室里等一下,我马上过去。”

支走这名年轻人后,刘长青心中暗叹一口气,这次可真是没脸见人了,不过避而不见肯定更不行。

他苦着脸,对身后那群老伙计打了声招呼后,离开实验室,朝自己办公室走去。

“刘院长,我们又见面了。”杨桥元没有注意刘长青的脸色,仍旧客气的招呼道。

刘长青尴尬一笑,见杨桥元没有提起石墨烯实验的事情,心中略安,然后先发制人,出声问道:“这次杨上校来我这里是?”

他不想让杨桥院提起石墨烯制备技术的事情。

“我这次来是想麻烦刘院长帮我给你们中科院的生物学专家们转达一些话。”杨桥元并没有刘长青想的那么复杂,直接表明了自己来此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