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严嵩登场(1 / 2)

明皇纪 不语当年 2767 字 2019-11-15

孙东远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大为震惊,他没想到锦衣卫内部居然出现了如此叛徒,而且此人居然还官居镇抚司指挥使,这实在是他作为锦衣卫都督最为失职的表现。

孙东远一面将张岳的罪行写成密报呈递给皇帝陛下,一边向朱厚照祈休,他现在都感觉自己实在是无颜再去面见皇帝陛下,无颜担任锦衣卫都督了,因为他辜负了陛下的期待。

同时再加东西两厂对锦衣卫的嘲笑,使得他感到自己每在锦衣卫多待一天,多一分的罪行,多一分的耻辱。

朱厚照看了孙东远的密报之后,非但没有批准他的致仕申请,还赐给了他斗牛服,鼓励其好好工作,命其重新整顿锦衣卫,务必使得锦衣卫作为大明的眼睛,加强对外的军事情报查探,加强锦衣卫自身素质建设,提高每个锦衣卫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用朱厚照自己的话来说是“锦衣卫这个大明的眼睛不仅要亮,还要干净!”

自此,包括东西两厂与锦衣卫在内的情报机关和监察、特务机关都开始了自查,随着自查的完成,东西两厂与锦衣卫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其人员素质自然也是提升了许多,为皇帝陛下办起事来自然也是得心应手了许多。

闲话少絮,且说漠王本人则是十分强硬的,他虽然被几经用刑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这令孙东远大感头疼,毕竟他可是想从漠王身得到一些有用信息的,这样一来他对皇帝陛下的愧疚也会少那么几分。

朱厚照得知漠王的情况之后,并没有强求能从其身得到什么有用信息,他指示孙东远多在原南镇抚司指挥使张岳身下手,既然漠王不肯开口,那要看其战友能否靠得住了。

张岳可不同于漠王,他知道锦衣卫这里各种酷刑一应俱全,只怕死人在这里也会开口说话,所以当他开口说第一个字的时候,没想着再隐瞒下去,将他所知道的所有情况都交代了。

随后孙东远将张岳的口供笔录递交给了皇帝陛下亲自阅览,面涉及到了不少的秘密。

原来李朝国主李怿初登大宝来面见当今皇帝陛下,不单是因为厉王之事,还因为其受到东瀛的威胁,东瀛想要趁着大明皇帝陛下登基不久,不解政事之机,扰乱朱厚照的视听,使得厉王可以在南方称帝,与朱厚照一争长短,这样的话,朱厚照年纪轻轻,初登大宝出现这样的事情,那么大明自然也无暇顾及李朝了。

而东瀛的目的则没那么简单了,据张岳所言,因其是锦衣卫,皇帝陛下身边的近臣,因此东瀛给其万两白银,央求他向东瀛禀报皇帝陛下动向,后来陛下出征关外与戎奴对战之时,东瀛之所以能在最为紧要的关头赶到辽东那里也是因为他们早已知晓了陛下亲征的消息,不过好在陛下吉人自有天相,那时早已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关外,去往了江南。

由于陛下在江南之时隐姓埋名并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所以张岳虽然贵为镇抚司指挥使,但是他却丝毫没有得知陛下的下落,也正因为此,厉王称帝与陛下一较长短的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宣告破产了。

再然后是鞑靼的犯边问题了,在这个问题,张岳的作用并不大,因为鞑靼部小王子与戎奴和女真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张岳自己也犯不着主动贴前去,不过陛下离开京城亲征鞑靼之事倒是张岳告诉的漠王。

由于张岳此事涉及到诸多大明机密,并不可以将其审讯结果和处置结果公之于众,所以最终皇帝陛下下旨将张岳秘密凌迟处死,并夷其九族,对于曾和漠王有瓜葛,早已被锦衣卫给监视起来的郑柄孺也被朱厚照下旨处死,因为其父右佥都御史郑士昌在孝宗之时因贪污被诛,现在他不仅不感念皇恩浩荡,没有将其发配充军,还录其为庶吉士,反倒是对当今皇帝陛下心怀怨念,因此朱厚照也没有跟他客气,除了处死了他本人之外,朱厚照还下旨夷其三族,以绝后患!

对于漠王本人,朱厚照既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