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严嵩拜会尚书(1 / 2)

明皇纪 不语当年 2809 字 2019-11-15

即便是南直隶这样的科举大省,虽然他们受江南制造局和制造局学堂的影响颇深,但是在初二年级理科题目出的题目也不过是筷子插入水看起来是被折断成两根,这是什么缘由这样简单的题目。手机端 .vod

并且由于启蒙教育的普及和适龄儿童入学制度的建立,进入小学学习的学生年纪越来越小,基本之前七八岁还不曾读书的少年,现在七八岁之时则已经入了小学学习了,他们更易于接受新式教育,对科学知识也更感兴趣,在随后的学习生涯,这一批迎着正德二年科举制度改革春风的学员,有许多在读完大学之后,选择继续深造,最后成了各个学科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当然了,这是后话,在此暂不细表。

理科的题目出的简单,但是与之相反的是,在科分级考试,很多官员为了展现自己的丰富学识,把题目出的特别刁钻,特别是各地的修史官员,现在大明好不容易有了史学一门,他们又怎么可能会放弃这个卖弄学识的机会呢?有的地方的教育官员直接出了南诏国因何而兴起又是因何而灭亡的题目,很多考生对此都是一脸的不解,他们之前只会死读四书五经、程朱理学,哪会去了解这些史实?哪里又会用史实和历史规律去分析史料呢?

等到科举改革制度落到实处,各地学宫学馆更名并且更换了教育方式方法之后,已经接近正德二年年末了,不过至此,大明的新教育制度也正式在大明开始发挥作用了,并为大明今后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人才!

当然了,由于教育部的创立和京师大学堂的筹办,再加皇家科学院和皇家工程院的建立,国子监与翰林院实际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严嵩没想到自己的一封奏疏居然有那么大的功效,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阁与教育部一同发宣布改革了科举制度(实际朱厚照早有改革之意,现在只不过正好是借由严嵩的奏疏说事罢了),而他则不得不开始接受万千学子的怒骂,许多身在京师的学子因为心淤积有怒气,实在是气不过,居然跑到了严嵩去国子监班的必经之路埋伏他,严嵩也因此头多了好几个包,他每日班和下班途,心都是十分惶恐的,生怕遇见某个极端学子蓄意报复而使他再也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

也正因为这些事情,他心有些苦闷,论谁摊了此事也都会苦闷不已的,他可是刚当国子监祭酒不长时间,现在要下岗了,同时还要忍受着诸多学子的谩骂……

严嵩本想着去教育部谋个生计,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出路,但是皇帝陛下却并没有下旨取消国子监的存在,因此他虽然已经没有了什么权力,奈何还必须在这个职位吊着。

今天是旬假的日子,严嵩在家待的郁闷,他决定去拜访一下礼部尚书张升。

实际他和张升的交情并不深,两人也只能算是点头之交吧,不过据他所知,陛下改革科举一事张升曾奏折表示过反对,因此他想去问问这个礼部尚书,到底是何缘由胆敢公然对陛下要做的事情提出反驳。

严嵩现如今为人低调,他也没有高调的资本,之前他在翰林院做编修只是小官一个,现如今虽然做了国子监祭酒,但是却并无实权。

张升在翰林院也曾提点过严嵩几句,这也是严嵩胆敢来此寻张升的原因。

“张大人,小生晚辈是现任国子监祭酒严嵩严惟,特来拜会张大人。”严嵩将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毕竟在高官云集的京城,哪有他一个刚刚被提拔来的国子监祭酒什么事情。

张升倒也好说话,毕竟他现在年事已高,对许多事情都看淡了,再不会非要与人挣个高下分个职位高低了。

“哦,原来是惟(严嵩的字)啊,来来来,这里有刚沏好的好茶水,正好我一个人也喝不了,过来一起尝尝。”张升将茶杯向前一拢,让严嵩在其对面坐了下来。

严嵩本来也是遵照礼教之人,放到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