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身处鞑靼部的严嵩与潘光建(1 / 2)

明皇纪 不语当年 2961 字 2019-11-15

但偏偏巴图蒙克也杀他们不得,因为他和明廷签约的协定里已经明记载,若杀使臣等同谋反宣战,大明将因此举国来犯!

巴图蒙克现在同朱厚照一样忙着种田搞生产,拼了命的到处掠人扩充军队,再加现在还靠着与明廷的贸易过日,因而也不愿意这个时候开战,也只能把这六人当菩萨供着,不能杀了这六人,还得按照协定必须配备一百个勇士护卫他们。

在蒙古人眼,大明是一头肥羊,他们蒙古勇士是狼,只要是有需要,随时可以跑出去咬一口。

他们所有人都认为,大明的永乐年间的七征已经成为历史,大明这头越来越行进缓慢的巨舰很难再掀起大的风浪,即便是皇帝有一腔热血也会遭到大明其他利益集团的反对,甚至于即便是皇帝打了胜仗,也不会被大书特书。

但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现如今的朱厚照,不禁战胜了在蒙古如日天的鞑靼部,战胜了在蒙古、在鞑靼部看来不可战胜的巴图蒙克小王子,甚至于居然还有什么《大明日报》这样的报纸来为朱厚照做宣传,使得大明百姓的集体荣誉感大增,甚至于大明边关的边军似乎也开始变得骄狂了起来,对蒙古军队也不再感到惧怕了,这令巴图蒙克有种忍无可忍的感觉。

但是即便是忍无可忍,巴图蒙克也还是要继续忍耐下去,因为现在他们鞑靼部乃至蒙古部落对大明的依赖是越来越深了,且不说大明的使臣严嵩带来的玻璃和肥皂,甚至于还有女人最爱的菱花镜以及皇家工业公司出品的香水,现在的鞑靼部至他巴图蒙克,下至蒙古百姓,全都被大明的这些稀古怪的玩意儿给吸引住了,甚至于有种离不开的感觉。

只是他们所不知道的是,严嵩所带来的这些东西在蒙古算是稀透了,但是在大明却很常见,单说菱花镜,这也不是皇家工业公司的高档货,而是在地摊买的大量普通商品,这倒不是严嵩贪污,以次充好,而是朱厚照不愿意这么浪费,毕竟蒙古人现在也不怎么识货,什么品牌不品牌的,也没有这个概念。

一块玻璃对他们而言已经是极为稀罕之物,哪里知道玻璃也有好几种。

除了这些稀物件之外,现在蒙古的贸易全靠着大明,尤其是鞑靼部,若不是小王子和朱厚照签立了盟约,打了败仗,哪里还会有他鞑靼部的好日子过,现在由于朱厚照的支持,鞑靼部在蒙古各部落龙头老大的地位是十分的稳固,鞑靼部乃至蒙古其它部落的子民,也都有些不愿意打仗了,毕竟能与大明做生意挣钱生活下去,他们怎么可能还会拿命去抢这些生活日用品呢?

现在蒙古底层百姓的想法已经被巴图蒙克所知,他也为此是头疼不已,对于大明,他是存着势在必得之心的,但是现在百姓厌战,他还怎么去打仗?

且说陪严嵩一起出使鞑靼部的五位副使最为年轻的一位潘光建,他为人机警,深得严嵩喜欢,两人现在已经少有下级关系的感觉,反倒是如朋友一般。

这日,潘光建很悠闲的拿出了一本由翰林院最近刊印的传脚本《红楼梦》看了起来,如今也算是市面最为畅销的书籍。

但却无人知道作者是谁,且为何只有残卷,也不知道这其实是皇帝陛下交给翰林院的,而《大明日报》却只推说是一位老翰林写的。

反正现在潘光建等人们很喜欢这书,严嵩瞥了一眼后,倒也拿出了自己的读物,但却要潘光建的《红楼梦》厚些,且是分册的。

潘光建一看,却是写的《梦回大宋》,便不由得笑道:“这书名倒是稀,请恕愚弟孤陋寡闻,没听过天下有此书,敢问,此讲的是何故事。”

“连这书也不知道?如今这可是市面最畅销的,讲的是我大明有个穷书生回魂到了南宋年间,成了大宋信国公(天祥),并因为熟悉两宋命运而逆转时局,拯救大宋的故事,我现在刚刚看见他打进大都城,情节实在好看,可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