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与敌军对峙状态(1 / 3)

明皇纪 不语当年 5304 字 2019-11-15

在之前的大明社会,面之决策下面是必定会反对的,而现在却是,只要是大明皇帝的旨意明刊载在了报刊,天下百姓们没有不听的,不认为这是好的。

而一众官员士子们只能跟着附和,高歌当今陛下之决策英明,否则必将被天下百姓冠以不忠之名。

甚至在南直隶苏州府还发生过一举人因酒后失言说当今陛下有些沽名钓誉而被酒店的小二直接打死的事件,甚至最后那店小二反而无罪,盖因在大多数百姓们知道后都觉得店小二打得对,因为那举人白读了圣贤书,竟敢诋毁当今圣。

可以说,在刻意地宣传和引导下,朱厚照开始渐渐的被神化,底层百姓对朱厚照已经彻底的顶礼膜拜。

而对于地主阶层和新兴的市民阶层也还没有被朱厚照这个皇帝给严重剥削的感受,更何况朱厚照的几张有利于他们这个利益阶层的画饼也让他们在现在还能忍耐得住,没有因为自然灾害的加深而对朝廷彻底失去信心。

如此一来,也是说,在此时的大明国内,即便恶劣的气候继续加重,干旱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且越来越扩大,朝廷对外作战的频率与规模越来越大,但老百姓的生存压力并没有增加,民心不但还没有失去反而进一步得到加强,内部将继续安稳下去。

东南沿海贸易开始顺利进行,国内局势趋于安稳,朱厚照也能完全腾出手来应对北方的军事形势变化。

还未被完全铲除的戎奴和尾大不掉的巴特依旧虎视眈眈的在关外,罗刹国的哥萨克骑兵对大明北亚一带的领地占据依旧是咄咄逼人。

但现在最要紧的是后者,一旦庙街和外兴安龄龙山卫一带的广袤领地被哥萨克骑兵占领,那么大明将不仅仅是失去五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地那么简单,甚至会直接导致罗刹国与戎奴和蒙0古察哈尔部巴特联合在一起,对自己大明北方产生更大威胁的结果。

甚至更糟糕的是,再加一个巴特,到时候大明不得不同时应对三个敌人。

所以,庙街和龙山卫一线不能丢!

为此,剿灭郑延深海盗的战争一结束,朱厚照便立即让兵部将南方的禁卫军陆陆续续调回北方,甚至大部直接通过北海舰队海运到北方。

一系列物资运转也转移向关外。

戎奴和蒙0古巴特见此也不得不加强了戒备之心,而渐渐打消了想趁着南边有战事时趁机在大明背后捣捣乱的想法。

事实,他们也没料到大明南边的战事会结束得这么快,大明禁卫军调回北方的速度会这么快。

这自然是跟原工程局负责人,新任工部尚书林维俊之前已经开始进行交通道路的大规模建设有关,而朱厚照当初舍得砸许多钱在这面,自然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即当初修建大道也不仅仅是为了给百姓一个业岗位,而是在战时更利于大军调派。

从南京到北京的两京大道,以及漕运和海运,三种运输途径可同时将原本需要数月的大军运输时间缩短一半。

这给正固守庙街和龙山卫的李如林和朱正国等人多争取了一分援军早日到达的时间。

此时的庙街和龙山卫一带,天气依旧是寒冷异常,瑟瑟冷风直接往人的脊梁骨里钻,哥萨克骑兵试着攻了几次城,但无赖效果并不好,裹一层严冰的庙街城和龙山卫城越发的坚不可摧。

而且,由于罗刹国畏惧大明军队的火炮之厉害,即便是在如此严寒的天气下,没有因为热胀冷缩而发生较大的炮铳故障现象发生,甚至爆炸威力和射程依旧罗刹国传统的前装式滑膛火炮射程远得多。

也不仅仅是火炮,还有火枪,罗刹国的哥萨克骑兵现在不得不在庙街城和龙山卫城数里外扎营,因为他们发现明军有一种射程极远的火枪,总是会狙击他们。

不过,尽管之所以会出现对峙情况是因为罗刹国的哥萨克骑兵武器装备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