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故土难离(2 / 2)

击建奴带给皇帝许多惊喜。

这一次调入内地剿寇,皇帝没有明确这支部队归属于哪一路文官指挥,只是指明目的地是河南。

黄汉猜测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自己已经是超品侯爵,还是为数不多的挂印将军总兵官,按照大明礼制二三品文官都得叩拜。

哪个文官武将谁能够指挥得了这么大谱的平辽将军?为了避免矛盾干脆让“红旗军”独立作战。

第二个原因肯定是崇祯其实打心底信任黄汉肯为国而战的态度,认为“红旗军”进入河南不可能消极怠战,总要有一番作为,说不定能够再次给皇帝惊喜。

第三个原因是皇帝不急,不明确“红旗军”的任务也就使得黄汉无法快速完成任务请求回驻地,先把黄汉扔在内地让“红旗军”在河南打上一两年再说。

皇帝没有具体任务,黄汉给自己的任务相当明确,增强“红旗军”的影响力的同时尽可能蛊惑几十万河南老百姓进入辽西走廊屯垦。

此消彼长会使自己实力大增,使得粮食结余更多,以后就有拥有吃下并且消化百万人口的能力。

这不是凭空想象,因为平均一户屯民耕种五十亩麦田能够在自给自足后贡献出十几石麦子,在一日两餐的情况下,平均两石麦子就能够勉强养活一个成年人。

目前辽西走廊和不断进行小流域治理的燕山大小盆地拥有的田亩数量足够增加十万户屯民,他们安定下来安心参与屯垦一两年后,生产的粮食肯定能够满足再接纳十几万户的需要。

至于如何打流寇也有了章程,竭尽所能杀积年老匪最大化解救刚刚被裹挟的炮灰。

处置这些已经成为流寇的老百姓就简单多了,不会交给他们选择题,直接以充军的判罚装船运去辽西走廊屯垦。

初时的待遇还可以减半,只要让他们吃八成饱有体力做农活就可以,用不着给六钱银子和五斗杂粮一个月。

故土难离,也是因为“红旗军”的知名度在大明腹地不太高,一路上黄汉看到了宣传队蛊惑流民是多么的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