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黄衣大士(2 / 2)

玩宝大师 青木赤火 2424 字 2019-10-28

这颗顶珠直径两厘米左右,满工,雕刻的是蟠螭纹。满珠黄沁,深入其中。

这是一颗战国时期的珠子!

而且这颗珠子出土后,肯定被长期盘玩或者佩戴过,已经透了,沁色和玉质融为一体,包浆润泽柔腻。

这种深入玉质的满满的黄土沁,是有讲究的,被视为无比吉祥的沁色,得到这种古玉的人,一般会随身佩戴,用作护身祈福之玉。

晚清著名的金石考古学家吴大徵,给这种玉件上纯粹的黄土沁色,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黄衣大士”。

“你这两件不是一起来的吧?”余耀不由问道。

“两件?”隋毅愣了一下,才明白过来,“对,袈裟环是我在市场淘换的,那颗黄玉珠子,我觉得挺漂亮,就当环上的顶珠用了。这一搭配,我觉得挺漂亮的。”

“这不是黄玉,这是白玉黄土沁,而且出土时间很长了。乍一看是挺漂亮,可是······”

“可是什么?”

余耀一时找不出合适的说法。用这么一颗战国的“黄衣大士”,去配这么一件清末民初的普通袈裟环,就好像穿了一身廉价的流水线西装,却系了一条定制的顶级品牌的奢华领带。

“这颗珠子怎么来的?”余耀又问。

“这是有人送的。”

“送的?好大手笔啊!”

余耀心想,战国的蟠螭纹珠子,如果是刚出土的,即便是黄土沁,估摸着顶多也就是几万的事儿。但这一颗,从通透程度和包浆来看,怕是千年前就出土了。也就是说,战国玉器,宋代出土,然后被人收藏盘玩,一直没有再入土。

如此,这颗珠子的价值就会是刚出土的十倍以上,几十万肯定会有人愿意要。

古玉之中,最为名贵的就是脱胎玉。所谓脱胎玉,就是出土后被盘玩,然后又入土,然后再出土被盘玩······如此几个来回,往往历经两三千年,沁色和包浆反复融合,成就极为罕见的玉质和玉色。

脱胎玉世所罕见,需要极大的机缘巧合,这颗珠子自是比不了,但也非常难得了。若不是只是小小一颗珠子,价值还会更大。

“这颗珠子很珍贵么?”隋毅连忙问道。

“一百个这样的袈裟环也配不上一颗这样的珠子。这是战国时期的玉珠,雕工精美,黄土沁又满又均匀,号称‘黄衣大士’;而且应该是在宋代就出土了,又经过了千年的佩戴和盘玩。”

“啊?”隋毅挠了挠头,“早知道不该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