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 文学(2 / 2)

永不下车 阳电 2252 字 2021-04-26

信息时代的顶层,联邦的有产者、工场主们,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形,即便在自己掌控的物质资料生产领域,越来越倚仗“自产机”之类无人化、智能化的体系,但生而为人,有自己的思维和欲求,只能物质产品的“自产机”,并不能包办一切。

直到西历1483年的今天,在联邦,或者世界其他地方,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就业岗位,还没有被“自产机”所取代。

甚至到了“全产机”投入实用的那一天,也仍会存在,这些服务性岗位的性质各异,条件和待遇也千差万别,共性则在于,其从业者的并非物质资料,或者实打实的硬,而是某种精神层面的填补与满足。

服务型岗位,并不是什么新事物,寻常人也能列举出一长串,从演员、演奏家、脱口秀表演者,到理发师、修脚工、美容塑身师,再到写作者、艺术创作者、礼仪人员,直到凭身段与美貌的某些不宜言说,所有这些岗位,即便it技术再发达,“全产机”功能再强大,也没有被完全取代的可能。

即便其中某些岗位,看似可以由机器人代替,人的需求,却既简单、又复杂,并非只是将核心功能替代就万事大吉。

譬如写作者,用文字表达思想的职业,为人类世界从不朽作品到简短笑谈的工作者,时至今日,联邦的it巨头们早已推出新一代文学人工智能、aai,通过深度学习和模糊匹配技术,在大型机上运转,就能产出动辄百万字、千万字的长篇小说。

不仅如此,这些快餐文学的内容,其光怪陆离、跌宕起伏,甚至比人类写作者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更出色,更能吸引纯粹为打发时间的读者。

aai的作品,成本低廉,规模和水平却逐渐超越了人类写作者,从远古时代的神话故事,到未来幻想的星辰大海,只要是人类历史上曾有过的灵感、题材,ai一概能杂糅到作品之中,给出大量内容类似、情节编排与细节却各有差异的作品。

经过人类测试者的试阅,这些作品,就能推向市场,获得大量读者与利润。

待到后来,大致从西历1480年代起,ai甚至接过了“试阅筛选”这一环节,能够完全自主的按指令大量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