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四章 智能(2 / 2)

永不下车 阳电 2230 字 2021-04-26

恕我直言,”

眼见“阿达民”,也就是中年替身点一点头,发言者觉得这简直荒谬,

“先生,您是否清楚,但凡有意义的数学命题,只可能有三种状态,真,伪,不可判定。

不管哪一种状况,其本身必定是确凿的,决不会变来变去,仅仅因为站在不同立场上的人去评判,就有迥然不同的结论!”

言下之意,阿达民,您是一个傻瓜吗;

数学,数学是什么,但凡有点起码的认识,又怎会说出这种荒唐的梦话。

这种潜台词,不论从语气,神态,还是在场其他数学家的表情,方然都不难感受到,但现在这些并无所谓,他只是坐在那盯着发言者看了一会儿,直到后者有点心里发毛,才不紧不慢的开口解释:

“您,和您的同僚,是想暗示本人乃一介麻瓜,是吗?

数学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其实,一切客观规律莫不如此,在座诸位和本人都清楚这一点。

但必须指出,‘客观规律’并不直接等同于‘数学’,人类总结、构建出的数学,并不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客观规律是永恒的,唯一的,人类对其的表述、归纳与演绎,却未必永恒而又唯一。

强人工智能,发展出自己的一套数学理论体系,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恕我直言,您的这番话,完全是一种天马行空的幻想。

数学规律的客观性,无需赘言,不论用什么形式去表述,规律本身都不会变,也不可能变;

再强大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终究也只是一台有限状态自动机,其自身运行尚且要服从数学规律,何谈创造出‘新的数学’?”

各说各话,不知在场的数学家们怎么看,方然是有这种感觉。

数学是否唯一,这种话题,乍一想来的确没有任何辩论的必要,所谓1+12的原理,放眼整个宇宙恐怕都是如此,不论用什么计数符号和运算符号表示,表达式背后的基本原理也完全一致。

这种极度的同一性,是数学研究的基本前提,甚至同为基础学科的物理都无法具备。

道理如此显明,方然必定也知道的一清二楚,更不会不自量力、或者头脑发昏的去挑战这一普适原则,他的本意根本就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