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九章 风险(2 / 2)

永不下车 阳电 2259 字 2021-04-26

意识,会不会侵蚀接受者的意识,种植的脑组织,使用寿命也无法达到永恒。

即便这一切都得到解决,出于某种考虑,方然也很难说服自己接受这一续命术。

直觉在提醒他,这样一代代延续的实验者,名义上或许可以说自己正在实现“永不下车”,实际上,其能力却断然无法逾越人脑的极限。

人脑,只要材料、架构与微观结构不变,就几乎无法具备与今天人类之脑更强的能力。

将意识在一代代脑中“传递”,固然有希望造成自我意识的永存不灭,但,能力则始终拘囿于人脑,而无法有任何的提升。

时间流逝,自身能力却一点没变,这恐怕并不足以应对漫长岁月中的各种威胁。

解决的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像今天nep大区这样的节奏,一边培养科研人才,一边研发强人工智能,这暂时还不是很严重的问题。

相比之下,还是人脑的自身属性,让方然心里没底。

人脑,一代代的替换下去,不论是脑种植的替换过程,还是脑的正常使用过程,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剔除风险,考虑到脑的细胞结构,这种风险,事实上一点也不小,在蛮长岁月里积累起来,迟早会让风险大到不可接受。

说白了,自己的意识,禁锢在一具血肉之躯内,这只是无可奈何,而不是欣然接受。

但凡有能力摆脱这具身体,以另外一种更可靠、更稳妥的方式存在,都值得一试,对计算机外联的方向,方然也不想轻易放弃。

与血肉之躯的人体、人脑相比,计算机的特点,是“永不出错”。

实际运行中,计算机系统并不会一点错都没,但追溯本源,却必定能定位到某客观条件,或者粗心大意的程序员。

这特性,对研发“强人工智能”是阻碍,对以服从命令、效尽职责为目标的传统计算机系统而言,却是一个基本正确的断言:

计算机永不出错,如果有错,必定是这计算机的设计、制造、维护与使用者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