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五章 拖延(1 / 2)

永不下车 阳电 2312 字 2021-04-26

西历1507年,根据“盘古”传递来的数据,留存在gpl土地上的理联时代之武器装备,总量在上千万之巨。

数量着实惊人,质量则一言难尽,这些武器,从老迈的卡拉什尼科夫火枪,到超音速远程轰炸机的凡此种种,根本无法适应现代战场,即便由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操纵,面对这时代的机器大军,也近乎于以卵击石。

即便落后成这样的装备,直接运送到天竺、南方大陆,也有一些会成为摆设。

旧时代的武器,虽然战术性能比今天的作战单位差太多,对操纵者的要求却挺高,不说职业士官、技术人才,最起码要受过合格的基础教育。

这种要求,在今天的皂人、达利特身上,几乎就是奢望。

故,考虑到天竺、中东乃至南方大陆的实际状况,“盘古”的方案里,会有一大部分资源用于这些老旧武器装备的升级改造。

对诸如履带式炮车,超音速歼击机之类的传统武器装备,作战性能不变,主要的改进着眼于人——机界面,利用新时代的it技术,将这些老旧武器改装为“傻瓜版”,只要有人指挥,就能作战。

这样改进的效率,其实很低,远不如完全的无人化、智能化改造。

但,新时代的暴力机器,战斗力之所以有飞跃般的提升,主要还是在于一整套战场监控、指挥与决策体系。

没有这套体系,单纯由ai控制的作战单位,除交换比好些,其实也发挥不了多大作用。

这些武器装备,搭上车队、运输机或者列车,一部分运往天竺,其余的一大半则运往中东与南方大陆。

派驻当地的“紅军”作战部队,则负责分发武器、弹药与装备。

这项工作,不论强人工智能、还是阿达民,都并不怎样上心,也不担心接到武器的皂人与达利特会反戈一击,相反,怎样避免这些分明身处原始时代的家伙,在得到“先进”武器后,彼此火并,才更让方然感到棘手。

火并也好,同仇敌忾也罢,其实这一切也没什么,

“列强军”汹汹而来,就在顷刻,对这些注定将迎来死亡的同类,如何死掉,其实也并无一点实质性的区别。

武装皂人、达利特,对抗“列强军”,效果究竟会有多大呢;

“盘古”的预测,首先,从天竺到南方大陆的人口,预计在一亿左右,放在今天这的确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但这并不很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四处游荡、并无现代社会体系组织起来的人口,在接收大量武器装备后,各自为战,能够组织起来的兵力规模,约为~,单看数字的确很庞大,战斗力却极其低下。

千万大军,怎么说也是用钢铁与硅片武装起来,等效战力却仅为~,

相当于一二百万无人作战单位。

在盖亚大战如火如荼,参战各方拼命扩军的形势下,百万大军,只是一个不甚起眼的规模,即便全部投入到一场战役中,也根本不是“列强军”的对手。

兵力相对匮乏,另一方面,从天竺到南方大陆的广袤大地,还可以发挥些作用。

拖延时间,耗尽达利特与皂人的生命,迟滞“列强军”的推进,初步分析显示,这一计划可以让西大陆势力占据南方大陆的时间,向后顺延约六个月。

六个月,要搭进上千万条性命、海量武器,才能勉强达到这一效果。

这样做是否值得,现如今,方然已分明无暇、也并不想去考虑,他只知道,不论gpl大区如何决断,都无法阻止“列强军”南进的步伐,除非冒险进攻西大陆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