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 建筑公司(2 / 3)

了。”

“质量也高啊。”米嘉说。

“区别可能就是普通建筑公司盖的房子能用五十年,省五建盖的能用一百年,可那有什么用呢。”张之说。

“怎么没用,房子产权都是七十年。五十年就坏了怎么能行,当然要住一百年。”米嘉说。

“你见过谁住着五十年前的房子?”张之说。

“当然有了。”米嘉说,“我们住那个毛巾厂宿舍楼就是八十年代建的,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快四十年了。”

“拆迁了啊。”张之说。

“要是这次拆迁没成功呢。”米嘉说。

“这次不成功,过几年总会再来拆迁的,龙津总不能让这么大片市中心就这么破破烂烂。”张之说。

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这一次拆迁成功了,所以大家都觉得成功是必然的,已经是水到渠成换谁都行。

可实际上米嘉没重生那一次拆迁就失败了,还是还是一败涂地,只怕十年都不会有公司敢做拆迁。

再说毛巾厂宿舍又不是最老的,还有七十年代建得房子呢,甚至有五六十年代的呢。

虽然说普通建筑公司造的房子五十年之后也不一定会垮,可是漏水啊裂缝啊什么的少不了。

米嘉这个房子就是有裂缝,加上湿气大,所以天花板长霉了,每天一早起床睁开眼睛就看着青苔霉斑,对身体肯定有影响。

“还是严加要求!”米嘉说。

“建筑质量好,房子又不能卖高点价,很不划算的。反正也不会有谁在一栋房子里住几十年上百年。”张之说。

“我们做事但求无愧于心。”米嘉说。

谁买房子不想质量好一点结实一点呢,现在经济发展迅速,可能房子很快就换了。但是万一以后经济不那么好呢?

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保持永远高速增长,肯定是有高峰有低谷。等到国家发展得差不过了,基础建设的速度就会降低。

好像米国发达早,20年代大搞基建,然后发展速度慢了下来,很多地方的道路桥梁还是20年代的。

本子是五六十年代发展最快,所以是七十年代大搞基建,现在很多设施都是七十年代留下来的。

然后国家发展得差不多了,基础设施更新就慢了,连带着房屋都更新得慢,有很多旧房子。

如果这些房子质量不好,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这个旧城重建项目总共两千多亩,要是几十年后全崩了,的有多少人和米嘉有不共戴天之仇。

万一里面出个重生的穿越的有异能的外星来的,发誓要把米嘉干死,那米嘉怎么办?

还不如入一开始就建好一点呢。

“米老板真是让人敬佩。”张之说,“旧城重建项目全部建成以后大概五百万平米,你要是找其他公司,建筑费一平应该在1200到1300块之间,你要是找省五建呢,起码也要1500。”

“一平三百块,五百万平米就是十五亿。”米嘉一算,眼睛都红了。

三百块看起来很少,可是积少成多,十五亿就是一笔巨款了。

十五亿啊,他做整个项目都不一定能赚十五亿。难怪要从建筑上省钱,原来差别这么大。

建筑费用多支出十五亿,售价可没法子上升十五亿,就等于利润少了十五亿。

一栋房子买多少钱,人家先看地点在看大小布局光照物业,有谁会看建筑质量呢?

这玩意一般人又不会看,有谁买房子还去查你钢筋水泥标号用量的?就算查了,看着一堆数据,谁知道是什么回事。

除非是建筑质量很差,差到影响使用的地步。可是碧贵苑出了名建筑质量差吧,照样有无数人买,价格也没便宜。

“原来这个项目就赚的少,成本再上升十五亿,说不定就没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