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舌战(4/5)(2 / 2)

我就是大牌 老徐牧羊 4098 字 2019-12-14

郁闷的,这人还有一堆的簇拥…

张俊生摇了摇头:“老先生的话,我不敢苟同,电影工业从来都是商业为王,票房为先。大力发展商业类型片,才是华语电影强盛之根本。艺术电影永远只能是点缀!”

“导演既然要拍电影,首先面对的就是观众,对不同地区的观众采取不同的题材加以引导,而不是拿着别人的拍只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观众喜欢喜剧片,你非要拍悲剧,这不是毁电影业是什么?导演就应该投其喜好深入浅出,在这个基础上在引导观众,这个才是正经导演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每个导演都像您似的,天天不寻思怎么拍电影,反倒对所有的电影人指手画脚,不分地方不分人群,就把自己喜欢一种题材拿来做最高的标准,打压别人抬高自己,一没人喜欢看,你就骂其他人没品位,这跟泼妇没什么区别!”

“我一直很奇怪,台湾电影一直以来标榜新浪潮,但是偌大的华人地区,从台湾到香港,内地,新加坡,总共有一百多家电影公司,竟是没有一个电影公司敢投资给你们,这是为什么呢?”

“听了您对电影的看法,现在我明白了,你们太艺术了!”

真以为张俊生不敢怼人?

敬老不代表敬老流氓!

“…金马奖永远不会颁给你这样只知道鼓吹商业片的导演!”

张俊生有点怜悯地看了他一眼:“…我现在才明白什么叫夜郎自大,你真以为我在乎金马奖?”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扭头直接走了,也不管侯晓贤已经发黑的脸色——他也是张俊生口中的拉不到投资的电影人…

市场最现实,你赔钱就一定没人找你拍片。哪怕名气很大,依旧如此。

资本市场本就有逐利的天性!

别说侯晓贤了,就是黑泽明也一样,空有名头,拉不到投资!

黑泽明拍《没有季节的城市》票房失利后,都很难再轻易拉来投资。

最后还是远赴苏联才重新回归影坛。

侯晓贤也一样,2001年他拍的《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有法国的资金在内;

2003年的《咖啡时光》日本资金进入;

到2007年他干脆起用法国女星朱丽叶·比诺什拍了一部法语片《红气球的旅行》,资金当然是法国的。

这段时间,他几乎是避走海外,用海外的钱、海外的演员,海外的市场,开辟了一条海外生存之路…

为什么要用海外资金?

废话,本地人没人敢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