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报纸(白银盟壶中日月加更38/50)(2 / 3)

以是可以,不过这样的话,纸张可能颜色会非常深,而且质量也不是很好。”向固有些疑惑的看着霍刚,然后才开口问道。

“下一步我们需要大量使用这种纸张,大概每十天的时间可能要数万乃至数十万张,大小大概采用对开的版本。”霍刚道。

“生产方面不是问题,但是我们的原材料方面可能有一些问题。”向固想了一下道。

“原材料也不是问题,马上冬季结冰了之后,芦苇已经可以开始收割了,在焉耆国的西海上面有海量的芦苇,包括我们附近的各种芦苇也有,你们可以采用芦苇造纸,明年可以连小麦的秸秆都加入进来。”霍刚开口道。

“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足够了。”向固立刻点了点头,西海上面的芦苇是海量的,估计足够明年一年造纸使用,而后面加上小麦秸秆的话,那数量就更多了。

明年的话,造纸肯定是全力开始的,不管能不能用完,肯定是全力生产的。

“印刷方面呢?假如印刷十万份,需要多久?”霍刚开口问道,“对了,印刷的时候,字体尽量要小一些,按照你们能够做到的印刷最小的字体。”

“是,如果是最小字体的话,按照我们目前的印刷技术,对开版本可以印刷数千字。”向固立刻给出一个大概的答案。

“如果双面印刷呢?”霍刚开口道。

“双面印刷……也可以,但是有可能纸张的质量不会太好,保存不了太久的时间。”向固想了想开口道。

“不用保存太久,几个月的时间就行了。”霍刚知道向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个时代能写到纸上的字都是有用的,很多人家一本书都可以当做是传家宝的,所以向固才这么重视。

但是随着纸张的价格越来越低,尤其是明年拿到了小麦秸秆以及芦苇等造纸之后,纸张的价格估计会低到一个难以想象的地步,到时候一张报纸也不用保存太长的时间。

而报纸的发明其实对于开启民智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更何况,报纸的发明对于普通的百姓了解国家的政策也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官员在地方的话就不可能为所欲为了。

这些都是有好处的,信息的传递在任何时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就没有问题了。”向固直接开口道。

“很好,那你这边就做好准备,印刷的话,按照十万张的数量在五天内印刷完毕来进行。”霍刚给出了一个数字。

“没问题。”

印刷厂不可能一直都印刷报纸的,到时候肯定还是会印刷其他的内容,而报纸的话,霍刚想了想,对于这个时代来说,其实半月刊已经是非常快速的报纸了。

半月刊对于新闻的推送也已经足够了,如果有紧急事情的话,可以直接提前印刷也是可以的。

霍刚跟向固这里商量完毕之后,就又跟杨武在工业城这里重新规划了一下,主要是明年工业城的不同区域都要有商行,而这些商行会设立跟外界的交流部门。

而这些交流部门跟生产部门必须要分开。

不然的话,到时候有可能存在泄密的能力,说实话,按照工业城现在的发展速度的话,明年再来一年的时间,霍刚觉得就算是将大唐乃至是其他国家的工匠放进来,他们都看不懂这里面到底是怎么运行的。

像是蒸汽机这些东西,已经跟大唐和其他国家出现了技术的代差,而且还不是一代两代,这纯粹就是认知上面的差距,这已经不是简单可以弥补的了。

刚开始的珍妮纺织机如果说找一个木匠大家也许能看的动,但是现在的纺织机就不是木匠可以看懂的了,现在的纺织机已经开始进入工业话的纺织机了,他们正在研究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而纺织机和纺纱机都已经开始用精铁来制作相关的部分。

轴承的发明对于整个纺织工业的提升可以说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