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谁是正统(二)(1 / 2)

为此他下令清军各部不得挑衅明军和大顺军,更不要进攻明军,大顺军地盘,他要坐看明军内讧。

在大同府驻守的阿济格有不一样的看法,他听闻山西明军内斗,请求多尔衮发兵太原府,以雷霆之势将太原府明军一举歼灭,进而夺得整个山西。

他的请战被多尔衮无情拒绝,为了防止阿济格不听指挥,率军进攻太原府,多尔衮下旨调回阿济格,任命博洛为征西大将军,统领大同府清军各部,阿济格回到京城后,被下令在府邸内面壁思过。

同时,多尔衮还作出撤退假象,不断令投降明臣去江南拜访弘光帝,说是清军入关是为给崇祯皇帝报仇。

崇祯皇帝没有死,清军也就没有理由在内继续驻扎,等开春后,清军将会撤回到关外。

弘光朝廷君臣对清军撤退有很大兴趣,清廷使者还故意透露出清军撤退需要银子和粮草,希望弘光朝廷做出有诚意的表现。

又说清廷不认可崇祯朝廷,就算是退回到关外,也希望看到弘光朝廷兵马入驻北直隶和京城等重地。

也就是这些虚情假意话语,竟让弘光朝廷君臣大受鼓舞,认为清军真的会撤回去,为了给清军凑足银子和粮草,弘光朝廷在江南各地征粮,然后给清军送去。

弘光朝廷在江南征粮也受到阻力,福建郑芝龙,浙东鲁王两大势力拒绝朝廷使者进入辖区,这两地几乎是割据势力,弘光朝廷没有实力攻下这两地。

只能在贵州,江西,两广等地征收粮草,多尔衮在京城美滋滋享受渔翁之利,还有数不尽的粮草从江南运到江北,清军实力变得更强大。

清军上下一条心,反观明军这边,继续四分五裂,弘光朝廷兵马渡江后,黄得功部占领山东中南部地区,郑成功部占领河北中部,河南东部地区。

鲁王系兵马攻下北直隶南部,河南东北部,还有其他大小势力也占领一些州县,各路兵马没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统一指挥,在辖区内设置管卡,开始征收税赋。

反倒是大顺军重新回到,在陕西继续经营,但其实力大不如前,大量老兵,精锐步兵战死,五大营高级将领也损失严重。

因为兵力不足,李自成没有余力在湖广地区和左良玉继续征战,只在湖广北部地区驻守白望部数万兵马,其余兵马全部撤回到陕西。

大顺军撤回到陕西,内部又出现不和谐的一幕,残余数十万大顺军窝在陕西,以陕西贫瘠之地,养活不了数十万大顺军军民。

想要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必须要拥有更多地盘,陕西往北是清军驻守的大同府,大顺军没有把握攻下大同府,也不想和清军再起战争,往南是湖广地区的左良玉。

左良玉部屡次被大顺军击败,手底下主力部队基本上损失殆尽,后来重新组建数十万大军,大多是收编的流寇山贼等,麾下军队战斗力和组织都非常低下。

但是左良玉也有优势,本土作战,驻守湖广中部重镇,大顺军白旺部数次击败左良玉兵马,却始终不能更难更进一步,两军在胡广地区进行惨烈拉锯战,却始终不能突破左良玉部在湖广中部地区防线。

大顺军只有向东,攻打山西中南部地区有活路,可这样做就要在一次和崇祯朝廷交战。

这是李自成不愿意看到,可不攻打山西,大顺军就会活不下去,在陕西的大顺军高层分成两个阵营,有人选择东进,攻打实力较弱的崇祯朝廷,另一部分将领建议可以从汉中南下巴蜀之地。

南下是张献忠大西军地盘,大西军和大顺军同宗同源,都是战斗力强悍的义军。

大西军占领巴蜀之地,这里是有着天府之国名头,占领巴蜀之地,以四川为大后方,也为产粮食地,可以养活数十万大军,大顺军未尝不可以再一次东山再起。

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