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羊肉汤(2 / 3)

把曹国公难住!”

李景隆坐下,脸上神色郑重,“殿下,臣想..........臣想去边关带兵!”

朱允熥顿感意外,“怎么有这个想法?你现在是京营兵马总兵官,掌握京师兵马,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去边关?”

“臣,惭愧!”李景隆垂首道,“臣实话实,往日在京中臣还有些沾沾自喜。出身国朝勋贵之家,身份高贵。陛下和殿下,又对臣恩宠有加。臣又在大同,在高丽立下些战功,这辈子该有的都有了。可是.............”

“可是什么?你下去!”

“可是臣到底有多少斤两,现在才看明白!”李景隆苦笑一下,“以前都是聪明运道好,可距离真正的名将,差得可是十万八千里!”

“哦?”难得他李景隆能出这样的话来,不免让朱允熥刮目相看,追问道,“人贵在自省,可你李景隆可不是谦虚的性子,怎么现在一下子这么自谦了?”

“不是臣自谦,而是臣...............”着,李景隆叹口气,缓缓道,“昨日和殿下祭拜功臣庙,看到臣祖父和父亲的肖像.........”着,他忽然眼眶一红,“臣少年时,与父亲在府中池塘游水。父亲脱下衣衫,身上简首没有一处好地方,密密麻麻都是伤疤!”

“家父曾对臣,子,记住了,将来你什么时候身上的疤,有你爹一半多,你才是个合格的将才!”

“可是臣愚活了这么大,托陛下和殿下厚爱,祖宗的鸿福,占据高位,却功劳甚少!这几日,臣一想起自己身上的爵位官职,就有些害臊!”

“老一辈人的功勋,是拿命换来的。他们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才有臣的今天。臣活到现在,却没干一件值得老辈人骄傲的事儿。臣,白活了这么多年!”

世间男子都有上进心,尤其是武人家的子弟,父辈的功绩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激励。

再,谁不愿超越父辈,反而一辈子活在父辈的功勋之下呢!

老子英雄儿子更要好汉,虎父不能有犬子。自己成才,是对先人最好的告慰。

看李景隆三十多岁的汉子,在自己面前眼圈发红,神色激动。朱允熥心中也有些欣慰,这个历史上的大明战神,若是能早点认清自己的不足,脚踏实地的认真做事,将来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朱允熥柔声道,“你能这么想,皇爷爷也好,孤也好,都很高兴。你是皇家的姻亲,是姑表亲的姻亲。俗话姑娘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这里的姑娘,是姑姑的意思。李景隆他奶,就朱标的姑。)

“你有这份心,足见你心中有志气。”着,顿了顿,继续道,“你想去哪里带兵,回京之后,孤和皇爷爷去!”

“哪里都好,只要是边关,能让臣历练的,臣不怕苦!”

“嗯!”朱允熥敲着桌面,沉吟起来。

他李景隆肯知道上进,但边关大将可不是事,他虽然在大同立下战功,可也是侥幸成分居多。以朱允熥对他的了解,他这人做什么事都三分热度,若真是派去边关............

李景隆眼巴巴的看着,见朱允熥陷入沉思,豁然中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我这是,抽什么风?好端端的,跟殿下这些干什么?”

“万一殿下较真,真把我派去?”

想到此处,李景隆打了个哆嗦。刚才所言却是真心话,可事到临头,他又后悔,舍不得京师繁华了。

“千万别去边疆,挨着吐蕃那地方,吃口热乎的都难!”

“也千万别去辽东,那地方天冷,我可过不惯!”

“西北我也不想去,风沙大,一到秋天浑身都是沙子!”

正想着,徐寡妇端着两碗羊肉汤过来,笑道,“几位,趁热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