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三大产业,生生不息!朱元璋大惊!方士居然有此妙用!(2 / 6)

的更好。”

“北平的确是如此,可咱一直没弄明白。”

朱元璋微微点头,问道:“这是个什么道理,你给咱道道。”

一直以来,朱元璋和朱棣都是看着北平的税收越来越高,百姓日子越过越好,有饭吃,有衣服穿。

包括朝廷的官员们的俸禄也是日渐高涨,全北平的俸禄都在提升。

这都是改革带来的改变,可他们没有弄明白其中的原理。

之所以敢让李逍去做,是因为李逍先把北平治理出来的盛举摆在眼前,有珠玉在前,他们才敢让李逍去大刀阔斧的去干。

“好的皇祖父。”

李逍挥了挥手,道:“来人,拿墨来。”

很快,墨纸砚上桌。

李逍依次画了三个圆圈,呈现三角形交错。

李逍先没有急着讲解,而是笑道:“皇祖父、圣上,李逍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为何几千年来,天下总是分分合合,王朝总是更替不迭?”

眼前两个人,一个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个是当今皇帝朱棣,两个人抖一抖,天下都要震动的人物。

也只有李逍敢出言,向这两个人发问了。

朱元璋不假思索的道:“这个咱有发言权,这大明江山,就是咱打下来的,元朝末年民不聊生,百姓们吃不上饭,只能提着脑袋起义了!归根结底,就是吃不饱饭,活不下去了,一旦王朝让百姓们活不下去,那就只有被推翻一条路。”

“没错。”李逍道:“皇祖父那您,百姓们为什么活不下去?”

朱元璋道:“因为土地都掌握在地主和权贵的手中,若是百姓人人有地,又怎么会饿死人呢。”

“太上皇英明,就是如此!”

李逍解释道:“自汉代起,开始收取土地税收,可土地允许自由买卖,卖田和卖田,纯是贸易关系,所以在自由买卖下地主由经济条件形成,正因为土地私有,才使得贫者无立锥之地。

百姓还要去服劳役,还会遇到一些风波,或是三病两痛耗尽家财,或是平均三年中,总会有一个荒年,储蓄就完了,不得不卖地。

这土地就集中在了少数人的手中,穷者越穷,富者越富。

到了王朝末年,这种现象就越是严重,于是,百姓们都活不下去,王朝也该结束了。”

朱棣一惊,心中仔细一琢磨好像的确如此啊,这李逍居然能看的这么透彻!

朱元璋喃喃道:“所以这王朝更替,是在汉朝就留下了隐患,持续到今日?这就是你将土地国有化的缘故?”

李逍点头,“没错。”

朱元璋点头,“有些道理。”

“皇祖父,您常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这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这真是大道理!”

李逍先是夸赞一番,随后道:人们要吃饭,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但只依靠农业,未免有些单薄了。”

李逍微微一笑,指着三个圈,解释道:“皇祖父您看,这三个圆圈,分别代表着三种产业,代表经济运行的规律,您看这个三角形,是不是更加稳固了?”

朱元璋疑惑道:“三角形,的确是最为稳固的形状。三种产业又是什么?”

李逍指向顶端的那个圈,道:“这第一个圈,李逍给他命名为第一产业,天下最重要的产业为第一,是国家的根本,不可动摇。历朝历代,都是以这个第一产业为基础发展,其他两个产业太弱,导致这三角形无法稳固。应该均衡发展。但有个基础条件,才能发展其他两个产业。”

朱元璋道:“什么条件?”

李逍笑道:“其实咱们已经达到了,那就是农业产量大增,土地一年产量,能够天下人吃三年,饱暖思淫欲,只有吃饱才是一切的根本,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原来如此.”朱棣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