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章 柱子的意外收获(2 / 2)

蛙纹等200多种,誉为“机杼精工,百卉千华”。

黄道婆是什么时候的人呢?黄道婆是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严格意义上来讲,黄道婆是改进了纺织技术,飞梭这东西最早也是宋朝发明的,但却需要两个人操作,苏轼曾经有一首诗就是用来赞美飞梭的。

某个钟表匠约翰·凯伊发明了飞梭,实际上就是把中原的飞梭,安装在滑槽里带有轮的梭子,滑槽两端装上弹簧,使梭子可以极快地来回穿行。一个人就能完成织布工作,而且能织比以前更宽的布。

织布速度变快,大大提高了织布效率,但这个时候棉纱又供不上使用了,所以就需要一种更先进的纺纱织布技术了。

到了铁匠铺,发现柱子在忙碌,不知道在鼓捣什么,秦侯爷就愣住了。

等柱子热火朝天的和翟尚等墨家人忙活完,就看见了秦侯爷,咧嘴就笑。

“笑甚呢?”秦侯爷就要取来纸,画一个纺纱机和织布机的草图。

“哥,你也巧了。”

柱子一指身后的机器,“全新纺纱机闪亮登场!”

就在几天前,柱子不心踢翻了手摇的纺纱机,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纺纱机扶正。

但是当他弯下腰来的时候,却突然愣住了,原来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直立的了。

柱子猛然就想到了,如果把几个纱锭都竖着排列,用一个纺轮带动,不就可以一下子纺出更多的纱了吗?

敢就干,立刻找来翟尚等人,开始加装纺纱机的锭子,还真就研究成功了。

把三锭三线的纺纱机,改成了九锭九线,为了节省人力,面前的这个纺纱机要用水做实验,看看能不能利用水力驱动。

秦侯爷看得那叫一个惊为天人,柱子这逼开挂了吧?

看个水壶盖,能搞出来蒸汽机的雏形,一脚踢翻了纺纱机,居然鼓捣出来水力驱动的?

然而,柱子接下来的话,秦侯爷更懵逼了。

“哥,橡胶已经取回来了,烧水的那个物件,可以密封了,效果还算可以,等将来好好研究研究,就你的那个蒸汽机,俺柱子带着大伙都能用在纺纱机上面,到时候就不是九锭九线,九十锭九十线,也不是不可能!”

好吧!

秦侯爷对着柱子等人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军械研发司,牛逼总行了吧?

,